(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属性来说的确是一种学生都应该遵从与接受的刚性教育,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因此,其管理模式也就必然包含有刚性管理的成分,然而刚性管理不应是唯一的甚至可以不是最主要的管理方式,因为刚性管理所追求的只是被动的“receive”,我们要想将其转化成主动的“accept”就需要柔性管理的参与及其作用的表达。因而在这里,笔者要提出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原则,那就是“内外兼修”。众所周知,内外兼修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形容人或事物境界成就较高的词,我们将其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相对于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而言的,所谓外指的就是刚性管理,而内则对应柔性管理,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管理原则,是因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而且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可以说柔性管理的参与是刚性管理实现其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一种对学生潜在的说服力,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与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志与内涵,并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其实要想进一步深入理解 “内外兼修”并不困难,我们可以从中国武学的原理上得到启发。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武学中,以少林与武当为最具代表性的武学正统,尽管二者都拥有传世绝学,但其套路与武学原理却是恰恰相反,少林七十二绝技与硬气功以及十八铜人多讲究外家功夫,以力量与速度取胜;而武当的太极却是以慢打快,以柔克刚,讲究四两拨千斤。表面上看,武当的太极是应该克少林功夫的,然而事实的说法却是天下武功出少林。究其原因,就在于太极的以柔克刚只不过是另一种以暴制暴,它终究只是一门功夫,即便它也讲究最后出招的力道与速度,它仍然只是在功夫技艺上有所创新与突破。少林武学则不同,它讲求的是以佛法普渡世人,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说到以柔克刚,其实少林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通过佛法的感化,即便你武功盖世也会甘愿每日与青灯木鱼为伴。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通常武功出神入化的人往往都会与佛有缘,或者说都是一些得道高僧,如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他们就是通过佛法以化解戾气,内外兼修而至正果。由此可见,内外兼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管理原则,它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其本质属性的同时又得以还原其根本目的。
(二)柔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策略
前面笔者已经花了较大的篇幅对柔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下面就柔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作出论述
1、树立人本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工作要以实现“人”的根本价值需求为本。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他们创立的新的世界观时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针对大学生来说,要通过如资助、就业、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解决其实际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所塑造的社会个体的品格不仅仅是依据其在校园的表现来判断,更多的是将来进入社会后用这些所学来指导人生各方面实践的综合的、长期的体现。因此,要充分体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与统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不仅要用多种方法告诉学生品德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教育学生树立正面的价值观,还要教育学生对社会中各种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即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还要告诉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判断和选择的方法。即我们常说的要授之以渔。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协调发展,即德、智、体、美诸方面的人的和谐、多方面完整发展,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其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督促其自觉主动去学习与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志。
2、组织结构的柔性管理
过去,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结构基本是金字塔型、直线式的层级结构,其特点是组织层次过多,信息渠道过长,反应迟钝;各职能部门相互隔离、信息流动受阻;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易扭曲、失真。组织结构柔性是以市场变化、信息传递和以教师为核心的,层次少,以网络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为主,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使组织变得柔性化,将过去等级分明、高度集权、机械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转化为动态的自我调节的有机结构模式。
3、构建柔性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非经济激励主要包括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赋予其运用自身智慧学习与工作的权利,让其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然而传统的激励方式和手段单一,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许多学生来说,物质并不是第一需要,他们更需要的是自身发展、成就感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价值需求,从精神和自我实现等方面进行激励。柔性的激励机制是一套反应迅速、变化灵活、方式多样的激励机制,它可以通过满足学生的高层需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热情,从而有效发挥柔性管理所应具有的激励作用。在这里,笔者提出一个情感激励机制的构建,情感激励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的主要通道,也是激发教育对象潜力的动力源泉。所谓情感激励,就是通过情感关怀,使被关怀成员感到温暖,形成心理相容、彼此尊重、和谐共事、相互悦纳和融洽的心理状态。情感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实践证明,激励一个人,“理”远不如“情”;号召一个人,“情”比“理”容易。因而,情感激励机制的构建对于柔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 乡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