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类比到我们设计也是很有意义的:开始的茫然和依葫芦画瓢,积累之后,试图突破各种框架,努力求新求变求创意,到最后信手拈来,回归初心。然而练级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纵使我们幻化出72般变化,也免不了那五指大山……其实这时候错不在你,这个思路下信息结构组织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用户怎么可能会为复杂买单。当用户看一个页面时他应该是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
身为设计师,绝非只做简单的排版,需要多角度思考,精准的设计表达。提炼与分析产品或服务最有力的点,并有逻辑地利用策略和技巧形成有力的传播,最终说服你的目标客户。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世间事物彼此联系,相互影响。运营设计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从解构信息的角度出发,看能否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扩展我们调整设计的角度。
按照案例1的总结本案例整体信息结构清晰明了,局部拆分下来看也蛮有细节的,但最后课程看起来并不高端。仔细推敲下来其实核心点就是「值」,如何解释呢?人们的购买动机是来自于情感变化,然后用逻辑的思维方式来证明自己购买的是对的。这意味着销售的每一步都是建立在读者的情感上,这是让他们采取行动的基础。因此,真正激发人们动机的有两件事情:追求利益和害怕失去。而两者中害怕失去是比较强的激发因索,然后就引出影响这两者的八个动机:
再看看上面的设计稿,对比这八点,很明显你的内心告诉你「不值」。如果设计师在颜色、图形、结构等等的设计表达上再去不停地挖掘,就会很「很值」吗?形式追随内容,再华丽的表现都是要呈现内容。设计可以营造气氛,带动情感,但是你呈现的这些信息能够让用户去判断去证明它是可以买的,买的对,买的值吗?用户需要「用逻辑的思维方式证明自己购买是对的」,那就是内容的信息量。用户就是在这种信息多层立体全方位的环绕下,告诉自己这个「值」。相信每个设计师都有无数的设计表现手法,所以不同形式地组合更多的信息内容,让用户发掘燃爆他们的点。最后再总结下今天的内容,案例一我们理顺信息的主次秩序,案例二我们在秩序下丰富内容,案例三我们在内容之中去寻找着力点。一环扣一环,始终存在在我们设计过程中。看起来本和设计无关,却又实实在在影响了我们的设计。设计看似是个感性的产物,但是这个过程却又充满着理性。
再回头看看之前的设计稿,虽然设计上也有不足,但并不是设计就主导了一切。通过对内容的细分,突出表现老师的专业和权威,带动课程价值提升。丰富展示内容,让价值最大化。在明确的信息结构下,影响运营表现的不光是视觉表达,还需要更丰富的内容去拓展体系,记住人们感兴趣的不是你和你的产品或服务,而是好处,它能为自己做什么。
运营的思路:当打开手机,在第一屏显示上图页面,是我们主推的超级礼包。你可以先看下课程礼包,再看下书城礼包,比较一下,然后发现我们还有超级礼包,是前两者之和,你就愉快地买下超级礼包了。这是个想当然的思路,本是一个直线思维,硬是变成十字路口,要用户判断选择。短暂的停留时间,在一屏展示的情况下,要让用户去理解这么复杂的逻辑显然很难转化。如果设计师按照这个思路设计下去,结果就像上图一样,纵使设计师动用毕生绝学不停地调样式、调间距、调字号等等,运营的答复只能是「不突出,要明显。
化繁为简,明确主次。明确信息结构,为扫描设计,不为阅读设计。告诉用户「这是什么,你可以做什么」。当我们有重点信息不突出的设计困惑时,先从整体上确认信息结构是否合理。这是一个财务课程的运营长图,老师在业界很有名。设计师在完稿后,大Boss 提出了尖锐的问题:老师很出名,课程很昂贵,但是你们给我的感觉很廉价,我要的不是这个。
下一篇: 平面海报设计与民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