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刊的市场效益
上述企业之所以对办刊十分热衷,直接市场效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联系客户。可想而知,若长期收到且阅读刊物的客户,自然就对该公司有印象,若认真看,就会有好感,更有的产生感情。那么想购买相应的设备或软件时,就很容易想到这个公司,提供了机会。假若做不到这点,退一步,当业务人员主动上门时,也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一般就不至于被拒之门外,有的还很亲热,话题往往从报刊谈起。因此刊物对该企业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对销售有直接的帮助。
大企业形象。内刊既有广告的功能又有宣传的作用,因此无论扩大影响还是树立形象,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现在该公司在本行业已是家喻户晓,就是因为报刊的效果。初次见面,只要将公司报刊亮出来,对方就会意识到面对的是个大公司,往往会刮目相看,起到微妙的作用。
吸引人才。公司提出办刊物“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增强凝聚力”,也认定企业文化是“放大器”,几年下来达到这种目的。现在许多人就是慕名投奔南方而来的,即便招聘人员坦言公司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影响不了应聘者加入的决心,因为他们已被公司的形象光环给吸引住了。
营造外部环境。由于在测绘这个行业,真正坚持办内刊的不多,所以该公司的内刊以内容新颖、观点新鲜,加上高举国产化、民族工业大旗,在行业内显得独树一帜。因此引起行业人的关注,甚至兴趣,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利于企业的发展。
再好的企业文化也需要传播,需要宣传和诱导,内刊就是最好的方式,许多关于企业的理念、精神、风格、策略、好事等等,都能透过内刊传递出去,对内对外都起到展示的作用。
如何筹备内刊
内刊固然红火,但却是有代价的,也并非每个企业能办得起和办得好的。
资金的角度。办内刊首先要花钱,无论是组稿录入、排版、印刷、发行都需直接或间接花钱,少则一年10万、20万,多则上百万,因此若企业太小,可真得掂量掂量。否则就会劳命伤财,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
适中的人选。但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人,往往就是一个关键的人,没有一个合适的人是办不好的、办不久的。内刊是介于正规媒体与内部通告这样的传媒,办刊人既不太“正规”——非职业记者、编辑,又不能太随意,是一个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状况与读者需求的文字工作者。因此水平太高的人,会觉得此处空间太小,流动性较大;水平太低的人必定办不好,这样的人是有点特殊的,身份有点尴尬。
通常这个人选又不能成为企业正式编制,由企业员工兼职。甚至在企业内刊研讨会上有人提出所谓“内刊人”非正门之人。正因如此,能长期坚持此行的就不多了,难怪许多办刊者经常轮换。
持续鲜活的内容。内刊能不能坚持,内容和稿源是关键。这点不容易,往往前几期好办,但长久周期地办下去,就很难。因为一个企业内部的事,毕竟有限,“爆光”多了就显得枯竭,会觉得无米下锅,甚至东抄西写丧失企业特色。在资金和人力充足的情况下,内刊办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往往来源于此。
寻找魅力点。这是关键点,也是决定内刊有没吸引人的因素。一个传奇企业、一个特殊企业、一个常出新闻的企业,就多人关注,其内部事情会较有卖点,如深圳万科,联想,海尔等企业,无论企业本身还是企业领导人,都很有魅力,因此会令人感兴趣。而有的传统企业、呆板的企业,就较少“花样”,不容易吸引人,如老型钢铁厂、大百货公司、老宾馆等,就缺乏新鲜感,内刊如何出彩?或怎样引人注意?值得内刊人仔细研究。企业内部还要有点文化氛围,甚至有点品味,只有这样,具备这样的小圈子,办出的刊物也才有文化味道。
定位一定要有针对性
若有资金和人员充足,觉得自身也有魅力,又够品味,那就可以动手了,但最好先给内刊定位。
定位读者。要想好刊物是给谁看的?对内还是对外?给上级领导还是给内部员工?给产品客户还是经销商?是客户中的领导还是使用者?不同的读者对象有不同的办法,无论是内容、品味、资金、办刊人等都有不同的考虑。
定位类别。想好刊物形式是办报纸还是办刊物?不同的形式代价和内容也是不太一样的,报纸代价低,但承裁量小,读者感觉较“轻”,期刊的承载量大,读者会感觉“重”一些,一般周期短的办报纸合适,周期长的办成刊物。
定位档次。一方面是表面档次,另一方面是内容档次。表面档次主要表现在封面、纸质、色彩、排版方面,彩页与黑白印刷的代价差别是很大的,应根据自身的实力考虑。而内容的档次则要考虑读者的对象,读者档次高,就得高,档次低就得低,随行就市,档次高低取决于办刊人档次高低。
定位主编和编辑。刊物的品位取决于主编在企业内的地位,取决于主编的档次,同时也与参与的层次有关,若主编层次很低,许多公司的会议、活动没资格参加,那对企业的了解就有限,就不可能要求他对企业有全面的理解。
定位是个复杂的问题,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标准决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读者定位是第一位,目前按读者类型不同有三种定位:
一种是面向外界关系单位为主的,内容很广泛,较少涉及本企业内容,以深度和观点独到吸引读者,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是以刊物的品味体现企业的层次的,如《万科》、《宝安风》、《南方人才》、《万通》等,可谓是这里的佼佼者;第二种是主要面向用户的,既宣扬公司的面貌,又给用户提供信息、技术指导,有半专业味道,这方面的内刊有《华为人》报、有《新太之光》报、《希望人》报以及《金土地》等,当然同时内部员工也照顾看不误;还有一种是纯内部的,主要是给员工看,附带赠给关系单位,大多内刊属于这种,如《四通人》、《步步高》报、《建业报》、《联想》等等。
客观评估内刊作用
内刊固然是很有作用,但对其期望值应该客观——只是企业内宣传环节中一个部分,或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仅此而已。若把它看成是企业的核心环节或关键部门,那未免有失偏颇,实际上会令人失望的。
企业的运作有许多许多环节,如营销、产品、研发、广告、人事、资金、财务等等,每一环节要均衡发展,偏废哪一环就会出现木桶短板,盛水容量会受到限制,因此不可能把企业内刊看得太重,投入过多,关注过多,以为是生命线,那样就有可能走入误区,造成浪费。
另外有的内刊过于追求表面的奢华,内容却乏善可陈,以为包装好了就有人看,那也是一种误区。其实作为读者,对内刊的要求也不会太苛刻,会更注重内容,或更愿看到企业的真容。
对于经营不善的企业,指望用内刊来挽救也是不可能的,内刊更多是做锦上添花的事,雪中送炭是做不到的,如巨人,牟其中的南德等,都有不错的内刊,却也同样要遭灭顶之灾。
有观点认为内刊还要肩负教育老板的重任,这个要求太高。内刊可以给老板起警醒、提示作用,但教育老板,真有点勉为其难,因为办刊操作人员永远不可能比老板高明或表现他比老板高明,假若真这样,他一定呆不下去。所以如果内刊对企业员工有些提升作用,已经相当成功了,就别指望教育企业老板了。
本文章来源:南京画册设计 http://www.nanjingyinshua.com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 《大观周刊》杂志期刊论文发表征稿